•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语专栏首页 | 心理咨询 | 人格心理学 | 咨询案例 | 精神分析 | 婚姻咨询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随笔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语专栏首页 >> 咨询随笔 >>
  • 爸妈请多爱我一点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人我间镜证寻根爱欲
    日本有部电影《人证》,影片根据于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日本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森村诚一的作品《人性的证明》改编,讲述了女主人公八杉恭子与她的黑人儿子焦尼之间哀婉动人的故事。儿子焦尼千里迢迢来日本寻找母亲,母亲却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而杀害了自己的儿子,八杉恭子最后跳崖自杀。
    这部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堪称经典,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母亲八杉恭子用刀捅向自己的儿子焦尼,焦尼看见是妈妈捅的自己,忍着剧痛带着复杂的表情成就了妈妈,慢慢的倒在电梯里。死前嘴里直用英语喊着“麦秸草帽,麦秸草帽”,那是他同妈妈之间的联系。看到这里想到的感觉就是没有爱宁勿死。焦尼的死带着绝望,焦尼看到母亲的对给予爱的拒绝、决绝,一边叫着“麦秸草帽”,一边在绝望中倒下。看到这里,心理不由紧紧的抽搐,经由感受电影,看见焦尼代表的人性中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寻母的这种寻求母爱的内在动力。即使你抛弃我,我还是要寻求你的爱,需要你给我个证明。从心理学上孩子经过父母来印证他自己的自我存在价值,没有父母的肯定就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孩子需要从外界,尤其自己的父母身上得到证明,就像照镜子一样,镜映自己的存在。
    而这种孩子通过父母的爱来镜映自己存在的价值被不少父母所忽视。在绝大多数产生心理困扰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咨询中,都依稀可以看见家庭爱的流动不通畅所造成的心理伤痕。
    作为成年人也逃不掉需要爱的来建构内心精神支柱的人性。《人性》中八杉恭子听到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因为拘捕居恭平也死了,失去了两个儿子的在她的服装设计获奖的典礼上,她满面泪水的对所有人说:“我的儿子死了,我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接着她叙说了临别时一家三口去雾积温泉,他儿子的草帽曾经掉进山谷。她说,任何人都有他那个无比珍贵的草帽,但是生活中也许就失掉这个草帽,而失掉的草帽是找不回来的。“……但愿我的儿子能回来……”她说完捂着脸跑下舞台。从授奖大会出来,八杉恭子驾车向雾积的山峦飞驰而去。她用尽力气把手中的草帽投向山谷,自己也纵身跳下了山崖。麦秸草帽在山谷里飘落、飘落,山谷里又响起了焦尼关于草帽的歌声……
    八杉恭子拒绝给予黑人儿子焦尼一个爱他的证明,而她内心也被因此扰动,她没有给予儿子焦尼爱,也就无法收获到焦尼的爱。所以当她竭力维护的另外一个儿子也死了时候,她就陷入绝望。在此,八杉恭子作为母亲角色的主体和作为儿子焦尼的主体之间互为镜映的是无情、是绝望。给予儿子的是绝望,八杉恭子得到的镜映也是绝望,八杉恭子跳崖自杀。


    很多家长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拒绝给予孩子爱。比如,以工作劳累为理由,拒绝同孩子玩耍;或不耐烦的打断孩子的讲话;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孩子产生自己没有价值是不值得爱的这种感觉。这种经历的孩子成年后往往因为缺乏安全感产生各种类型的心理困扰。因为缺乏感受爱和被教会爱,匮乏爱的成年子女能回馈原生家庭中的父母的爱也少,缺乏温情。

    以下是一个父子之间的主体间理论案例

    Patrick,工程师,因工作出色而广受尊重,尽管年纪尚轻,已多有成就,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成功者。他积极参与家庭活动,抚养三个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维持着稳定的婚姻关系。然而,生活对他而言,终于变得不再快乐,死气沉沉。数年前,空虚与郁闷令他相当痛苦,甚至有了严重不良的嗜好(毒品?),可是,即便是这昂贵嗜好给他带来的快乐,也正在被剥夺。

    是什么如此残忍地折磨着Patrick?他排行老大,其父出生于贫穷家庭,却成功地走出了困境,是一位传奇人物,是拓荒者中的先驱,拥有大量资金。父亲试图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递给儿子,如坚韧、顽强,他对努力工作这一美德虔诚地信奉着,而藐视那些缺少工作热情的人。他认为“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业”。 Patrick,一个孩子,被指示打扫新房子附近的树叶,晚饭前,父亲会架一把梯子到院里,检查他的劳动成果,没有哪个海军士兵会象他父亲那样对于工作那样的热诚、专注。父亲的责备,他自己不祥的预感-----总是有被他忽略的树叶被父亲找到,在他的记忆中,他永远是“懒惰”的,这一印象如此深刻无法消除。

    Patrick的父亲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已做过示范----这在他的同代人中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他的大儿子却如此困难。他为什么Patrick可以发现生活的乐趣,也可以享受自己的雄心,却偏偏不喜欢他规定的那些在他看来对男孩子来说最好的有趣活动。父亲越来越流露出对儿子的轻视,且拒绝承认儿子的价值。他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每当他们去参观一个新的项目,这孩子表现出那样的防卫。Patrick宁愿相信那是父亲的肤浅和炫耀,却不原承认父亲企业家传奇,在他的身上,他体验到的是父亲不好的部分。虽然父亲定期带Patrick去钓鱼、出海,但从未参加过儿子的棒球比赛,那是儿子引以为豪的项目,他是第二棒球手。

    他看到、感觉到的和他被允许去看、去感觉的之间是分裂的,他所经历的和那些被建议、被允许经历的之间,也是分裂的,对于Patrick,这是他持续痛苦的源头。不知怎么地,他在这一关系的经验中发展了一相当巩固的结构。那几乎就是他自己与父亲联手创造的。Patrick可能从未真正意识到那些他父亲坚持着教给他的东西。任何自发的热情或娱乐,或者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会被坚决地擦除,自动、神秘地,就象一只无形的神秘之手,或者就像,他压根儿就没真正存在过。

    Patrick在其职业生涯中----他有勇气为自己选择的一个,实际上还是像他父亲在其生意发展中的冒险。

    小事一旦变成大事,其发生的可能性会被浓缩成勿需质疑的真理,Patrick,不再否认和限制那些重要性,虽说对他而言并不完美。在其深受限制的头脑中,没有娱乐的空间与时间,他通过所从事的工作----工程的细节来关切自己,就像他父亲所遵守的律法,Patrick亲自设计和描绘每一个项目;他带着自己的计划探访权威,亲自办理各项必要的手续,甚至亲眼看着行李被抬到街上----他担心别人迟早会忘掉东西。如果他少做一丁点儿这些仪式,他就充满了可怕的预感,他被迫下结论,正如其父亲所言:他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接受父亲为他选定的,毫无疑义,那是他愚蠢或任性的证明。

    Patrick甚至不能享受他的天赋与才能所带给他的拥戴和回报,无助地被其父亲的价值观所束缚,不能巩固自己的价值观,他不断地隐藏着那些顽固的想法:他在欺骗,他不值得那些赞词。他的崇拜者赞美他漂亮的建筑品,他,顽固地,在为那些未被耙好、未曾留意的叶子而苦恼!

    Patrick所经验的好、信心、热情、希望,这些感觉总是有规律地消失,被自我贬损毫不留情地取代。然后那些充满生机的窨也被更熟悉的早年生活中的空虚、萎靡、不快乐所占据。

    如Patrick这样的病人,他的经验组织方式被另一更强大的方式所篡夺了,那是内在且自动化的重复。来自于他与父亲之间的事件、经验。情感状态从热情向不适的转换,这一虐噗表明了共发展轨迹上的巨大分裂。病人无法跳出那业已封闭和有害的系统。他被困在那古老的圈套里。他的展望与动机普遍地被一个外力所定义与控制,一个被强迫的自体,由照顾者的需要、愿望、和恐惧所决定。其操作组织原则为:“我必须相信是你,且不断地成为你,我的照顾者,所希望的样子。”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到家庭治疗,父母对来访者的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到的大量的案例。
    人是处在关系中,必然被交往最频繁的重要的人物自己的父母所影响。
    甚至我们观察的比较少的是,即使是从来没有见面过的父母也对自己有无法否认的影响,促使人去寻根,寻求这个时间上生我的人是爱我的,我是值得来这个世界的一个证明。由此更证明弗洛伊德所讲的人性的最根本的动力是力比多既爱欲,通过爱欲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存在。
    有很多部寻母,寻父及其寻根的文学影视作品。人的本性中寻求被自己的根所认同的冲动。随便列举一些文艺作品。
    法国作家赫克特?马洛传世名作《苦儿流浪记》,千里寻父。
    《人证》
    《三千里寻母记》改编自意大利文学巨匠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传世经典《爱的教育》
    美国电影《冲出逆境》,寻母获得内心平静。
    还有很多很多。。。。。。

    所有这些梳理重一个核心信息,既“爸爸妈妈你们没法不影响我”。
    在我个人的很多的咨询经历的体验中,咨客往往对来自父母的批评、责备产生骨子里的恐惧,乃至成人在各自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不自信、焦虑、恐惧。
    在此提醒所有的父母以及即将或将来终会成为父母的每个人,不要害怕孩子粘你,不要厌烦孩子希望从你身上得到一些认可就是长不大的表现。如果他这样做,说明他内心有这个需求。陪伴他,给予他,就会慢慢孵化出安全感,从而踏实不畏惧。不要急于推开他让他独立,因为你是他的根,他是由你所生发。来自根的爱的证明是最踏实的。

    20140815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yu/xinliyisheng_9449.html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语专栏
  • 万物爱的本质对人心理的...
  • 爸妈请多爱我一点
  • 不要比较孩子的弱势
  • 我们的自信心既我们的精...
  • 心语、苦痛、痛苦的子人...
  • 付费、免费,咨询师、朋友
  • 关于心理咨询不免费的一...
  • 喜欢和厌恶
  • 场,人格,生命力
  • 爱与自卑
  • 热点心语专栏
  • 推荐心语专栏
  • 不要同自己的幸福计较付出
  • 在人性的苏醒与失落的交...
  • 龚鉥的易术心理剧感悟
  • 相关心语专栏
  • 万物爱的本质对人心理的...
  • 爱与自卑
  • 失落的不是爱,而是爱的...
  • 置身苦难与阳光之间:生...
  • 爱情的匹配
  • 爱的疗愈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